刘縯

汉朝宗室大臣
刘縯[yǎn](?-23年),字伯升,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汉朝宗室大臣,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母兄。[1][2]
刘縯性格刚毅,为人慷慨,喜欢结交豪杰。在王莽篡汉后,他常常愤愤不平,意图恢复汉室江山。地皇三年(22年),刘縯与刘秀等数千人起义,号[chōng]陵军。他们自称柱天都部,与绿林军结盟。起兵后,取得[]水大捷,之后收新野、克宛城更始帝刘玄被拥立后,刘縯被任命为大司徒,封汉信侯。之后,因威名日益盛大令刘玄君臣感到威胁,被拘捕杀害。东汉建立后,刘秀建武十五年(39年)追谥刘縯为齐武王[a][1][4]
刘縯自起兵到被杀不过一年时间,但如北宋军事著作《何博士备论》中所述,他率兵打仗的能力堪比项羽,所以率领义军所向披靡。后世学者申春生等人认为,刘縯对绿林军的发展壮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