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1958年成立于北京的科研机构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CISS)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321室,[1]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科技部保留和发展的国家级、多学科、综合性的社会公益类体育科研事业单位。[2]
该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引领和推动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把握国际体育科学前沿领域和未来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政策研究、体育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研究所有7个研究中心和1个综合测试与实验中心,有2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联合获得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在编职工124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博士学历6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体育总局中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15人。建所以来,共有4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已出站博士后4人。此外,研究所还负责出版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等,并发行体育科技出版物[2]
科研所成立以来,围绕国家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开展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荣获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63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其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获得研究经费、SCI收录论文和授权专利逐年大幅增加。共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等重大研究项目661项。[2]
2019年9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了名为“医护人员健身18法”的健身方法。[3]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