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孙嵩-抖音百科
长孙嵩(358年-437年),本姓拔拔,是北魏时期的重要官员和将领。[1]他是南部大人长孙仁的儿子,[2]出生于代郡高柳县(今山西阳高县)。[3]嵩年轻时就展现出宽厚儒雅的气度,十四岁时代父统军,多次立下军功。在拓跋什翼犍称帝期间,嵩被任命为南部大人,成为北魏的开国功臣。[4]他历任冀州、相州刺史、侍中和司徒公。424年进司徒长孙嵩爵为北平王,425年4月,以北平王长孙嵩为太尉,431年11月,加太尉长孙嵩柱国大将军,437年3月,长孙嵩逝世。[5]在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后,嵩与奚斤、安同等八人一起参与国家决策,被称为“八公”。[6]在太子拓跋焘监国期间,嵩担任左辅。太武帝即位后,嵩晋升为太尉、柱国大将军,并被封为北平郡王。[7]437年,嵩逝世,享年八十岁,谥号为宣王。他被葬于云中金陵。[8]长孙嵩在北魏初年担任重要职务,是北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9] 人物生平
归附库仁
长孙嵩宽厚儒雅,有气度。十四岁时,代替父亲长孙 仁担任南部大人,统领军队。建国三十九年(376年),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去世,当时各部落反叛作乱,前秦皇帝苻坚趁机派兵攻灭代国,将代国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别由刘库仁和刘卫辰代掌部中事务,长孙嵩和元他等人率领部众归附刘库仁。 归顺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