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包

特色传统风味小吃
水煎包,又称水煎包子,是中国特色传统风味小吃,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起源于东京汴梁城(现古都开封),主要在华北中原地区流行。水煎包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道鲜美至极。制作方法是将和好的面擀成薄薄的包子皮(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称为水煎包子),再放入适量馅料,如猪肉、干贝等,广东台湾等地则加入虾仁高丽菜。水煎包的薄衣有一层面粉水,煎制时锅先预热,加入少许食用油,将包子放在锅上煎至金黄,然后加入面水,当听到有连续且不断加强的"嗞嗞"声时即可关火。
水煎包在山东利津县(古称“凤凰城”)起源,现以博兴县乔庄镇蔡寨村)为著名,多分布于博兴县东北部乡镇。水煎包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起源于山东,现主要流行于博兴县东北部。台湾的水煎包则是在二战后由中国大陆带入并演变成当地口味的。

各地特色

山东馅食分类非常细,如水煎包和锅贴,根本操作顺序大同,都是将面皮包馅,下入平底锅,加水或稀面浆大火煎制,但锅贴要二次下浆,成熟后成片相连,水煎包是将熟时淋入小磨油,翻身再煎便成。最大差异是用面,水煎包是发酵面,锅贴是水调面,水煎包皮更暄软。根据其馅料的不同,“水煎包”又可分为“牛肉水煎包”、“猪肉水煎包”、“韭菜水煎包”等,但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水煎包”采取以水为主的煎制方法,其关键在于正确地掌握火候。煎制时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平锅油温保持在五成热即可。再者就是要调制好水面糊和掌握好淋水面糊的时间,淋糊的时间不可过早或过晚,否则都将影响“水煎包”的质量。
河南永城市薛湖牛肉水煎包,与开封小笼包子并驾齐驱,各州、府、县流传盛行。薛湖牛肉水煎包,是使用特制精粉,纯麻油黄牛肉红薯粉条;四季青菜;十八味中药材调馅,用钢板平锅煎制而成,开口露馅、上浓下焦,酥嫩可口、清香宜人。开封水煎包小巧精致,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口感甚佳,因其馅不同,分为羊肉、猪肉、素菜水煎包多种,其馅无论是荤素均加葱、姜、五香粉香油、细盐调制,皮为小麦粉面发酵,将包子放入平底锅内少许时间,再加面水,后浇香油,翻一遍出锅即成,成为人民深受欢迎的食品。平顶山市水煎包吃起来麻麻的口感独特,搭配其当地的胡辣汤那就是另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