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国第二大保税区
天津港保税区(英文名:Tianjin Port Free Trade Zone[1]),位于中国天津市滨海新区,是中国第二个、北方首个,也是截至2024年北方最大、中国第二大的保税区。[1][2]
天津港保税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于1991年。2002年至2017年间,该保税区经历了空港经济区建设启动、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经济区并入等变革。[1][3]截至2024年3月,该保税区由空港、海港、临港三个片区组成,规划面积为223.2平方千米,实际管理面积为173.2平方千米。规划港口岸线44.8千米,可实现吞吐能力1.16亿吨。[1]
天津港保税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制造、大宗贸易、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1]截至2022年,该保税区二三产业比例为41.3:58.7,2020年工业总产值为1433亿元(含军工),形成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快速消费品三大产业集群为主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海洋产业等新动能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1][3][4]2022年11月,天津港保税区与阿斯利康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2023年1月,天津港保税区与天津食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6]

历史发展

截至2005年底,保税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6亿元,进出区货物总值764亿美元,协议外资105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近50亿美元,有5700多家中外企业,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57家。吸引了美国美林、加拿大玛格纳、荷兰飞利浦、瑞士名门、日本川崎、丰田通商新加坡叶水福、中国香港嘉里、东方海外中集集团九三集团金威啤酒等一批跨国企业和国内上市公司。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和番茄制品出口加工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高新纺织、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先后开发建设了空港物流区、空港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了全国第一家空港保税区,实现了海港政策功能向空港的延伸,形成了"三个区域、五种形态"联动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