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兰(1934年-1996年2月27日),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派”唱腔流派创始人。[1][2]
1934年,肖若兰生于西安市未央区含元殿村。肖若兰8岁学艺,师承秦腔艺人王天民和自己的父亲肖筮易,人称“八岁红”。此后,肖若兰便随父到咸阳的益民社,西安的晓忠社、尚友社 、秦声社,三原的明正社搭班演戏。[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肖若兰加入西安易俗社。1952年,肖若兰参加了首届全国戏曲观摩大赛,获得了表演三等奖。1956年获得首届陕西省戏曲观摩大赛表演一等奖,后赴朝慰问演出,并参与全国十三省市的巡演。[1][4] 在易俗社期间,肖若兰在传统戏《柜中缘》《游龟山》《三滴血》,以及现代戏《红梅岭》《于无声处》等作品中塑造出了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并培养了戴春荣、王荣华、李淑芳等秦腔旦角。[1][4]1996年2月27日,肖若兰病逝。[2] 肖若兰 的表演讲究声乐技巧和声音美,善用装饰音和鼻腔共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其唱腔为“肖派”,她也被誉为秦腔的“闺阁皇后”。1994年,陕西省文艺界评出十位有鲜明风格、形成自己的流派的秦腔艺术家,肖若兰成为其中之一。她所演的《火焰驹》《三滴血》《红梅岭》已被拍摄成电影或电视片。[1][3][4][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