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香桂

木犀科木犀属植物
日香桂(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cv.'rixianggui'):是桂花的一个园艺品种,因具有不断开花,香气浓郁的特点而得名。
常绿灌木,分枝多、节间短,叶片光滑,色绿,叶缘少齿或无锯齿。两面通常具有腺点;具叶柄。花两性,雌雄异株或雄花两性花异株,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钟状,4裂;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呈钟状,圆柱形或坛状,裂片4枚,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1]
日香桂香气四溢,沁人心脾。极具显著的优点是花茎伸出绿叶,能常年有花,并花开不断。模式标本母树现保存在苍溪县东溪乡境内。树龄约100年,树高6米,胸径22厘米,冠幅5.8米,长势中等。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各地。

物种简介

日香桂是由王子旭先生1983年在四川苍溪发现的一个常年花香的四季桂变种,经南京林业大学桂花专家刘玉莲,向其柏鉴定为桂花新品种。据新华网报道:王燕,她的父亲1983年在广元苍溪的大山里发现了日香桂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