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樱花

武汉大学内的樱花
武大樱花是指武汉大学内的樱花。[1]武大樱花开于三月中旬,至下旬最为鼎盛,花期13~20天左右。[2]
武大校园内的樱花最早是侵华战争时期由占领武汉大学的日本军人所种植,[2]1939年春,侵华日军从日本运来樱花树苗,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里种下了最早的一批樱花树,第一批日本樱花,共28株。1972年,日本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友人又赠送了几批,品种有山樱花(又名福岛樱青肤樱等,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垂枝大叶早樱。此外,1989年春,武汉大学还从东湖磨山植物园引进了原产于中国云南的“红花高盆樱”16株,栽植在校医院旁。经过多年培育,截至2015年,武汉大学校园各处共有樱花树1000多株,主要品种为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4种,从二十八株国耻之花,到千株人文之花,不仅见证了中日两国的关系变化,更承载了武大的历史底蕴。[1][3]
1939年由侵华日军种下的那28株最早的樱花树,到了20世纪80~90年代,已陆陆续续地死亡[dài]尽,其中的最后一株大约是在1997年前后死去的。武汉大学的日本樱花多为原种的第二、第三代。至于1972年以后由日本友人赠送给武大的几种樱花,数量相对较少,其观赏性也逊色很多。[1]
2018年武大樱花节引入网上预约和刷脸入园的具体措施,体现管理的现代化和便捷性。[4]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