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少游-抖音百科
陈少游(724~785)唐代官员。山东博平人。少游幼习《老子》、《庄子》、《列子》等书,为崇玄馆学生,聪敏善辩,被诸生推为都讲。[1]入仕后,先为渝州南平令,后历节度判官、金部员外郎、晋州及郑州刺史等职。永泰二年(766年),为陇右行军司马,拜检校左庶子,依前兼中丞。[2][3]其年又拜宣州刺史、宣池都观察使。大历五年(780年),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4][5]八年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累加检校礼部、兵部尚书。785年(唐贞元元年)病卒,年六十一,赠太尉,赙[fù]布帛,葬祭遵常仪。[6][7] 人物生平
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11月12日,浙江东道观察使陈少游调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任淮南节度使。这是记载陈少游调任扬州的确切时间。 779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8~9月,唐代宗诏令全国:禁止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史与民众争利。广陵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八方货物云集,一些节度观察使为了牟取私利,借军用名义,在此开设店铺。唐朝廷首先废除了地方官员在扬州的商业设施。这条诏令是一把切断大批王公百官财路的利刃,对遏制权贵强取豪夺,缓和社会矛盾,予人民休养生息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故主政广陵的陈少游执行的雷厉风行,查封废除了多位高官在扬州的商业设施,扬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快步起飞,很快成为当时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此举无疑触动了权贵阶层利益,树了不少的政敌,同时给自己也埋下了祸根。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12月14日,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派兵攻击海州,迫使海州叛将王涉投降。此条既说明陈公善于用兵。同时也反映了他平叛保境的决心和意志。虽是大事,《唐书·陈少游传》中照样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