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中国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英文名:Chinese Academy of Fiscal Sciences,简称:财科院)是中国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开始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单位之一,[5][2]现任院长为杨志勇。[a][6]
1956年6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1978年,财政部科研所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招收单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3]1982年,财政部科研所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2001年,财政部科研所设立财政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2012年,财政部科研所开始招收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8]2016年2月28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9]2020年3月,财科院正式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围绕国家财政中心工作,从事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探讨客观经济规律,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为制定正确的财政方针政策和提高财政工作管理水平服务。其研究方向和重点包括: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财政基础理论;收入分配;财政体制;政府预算;国家税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资本市场;国有资产管理;外国财经;财政史等。[7]
截至2025年1月2日,财科院有职工226人,具备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37人。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在站博士后28人。财科院有内设机构27个(党建与监督机构1个、研究机构12个、研究生教育运行机构5个、智库运行机构1个、学术性刊物出版发行机构1个、职能管理机构3个、社团管理机构4个)。[2]

历史沿革

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1960年初,财政部科研所拥有6个研究组和办公室。同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成立6个中央局,干部外调、机构精简,财政部科研所一部分干部调到各中央局,一部分调到高等院校工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