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元俨-抖音百科
赵元俨(986年~1044年),男,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第八子,宋真宗的八弟,宋仁宗的八叔,母王德妃。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赵元俨对北宋王朝的最大贡献,就是揭开了“狸猫换太子”的真相,成全了宋仁宗的“仁孝”美名。[1][2] 宋真宗赵恒上台后,对赵元俨关爱有加,很快就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封曹国公, 这是赵元俨职业生涯的第一组官职和爵位;四年后,赵元俨离开皇宫,开府单住,时年十七岁;宋仁宗上台,赵元俨以皇叔身份,获得了诸多特殊待遇,比如太尉、尚书令、太师,以及镇安、忠武二镇节度使等头衔,赞拜不名、诏书不名、剑履上殿。[2] 庆历四年(1044),赵元俨病逝,享年六十岁。宋仁宗发布制书,对他的一生高度评价,其中提到了八个字:“名重天下,闻于四夷。”[2] 人物生平
真宗即位,授赵元俨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2]明年,为 平海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封广陵郡王。封泰山,改昭武、安德军节度使,进封荣王;祀汾阴,加兼侍中,改镇安静、武信,加检校太尉;祠太清宫,加兼中书令。坐侍婢纵火,延燔[fán]禁中,夺武信节,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每见帝,痛自引过,帝悯怜之。寻加镇海、安化军节度使,封彭王,进太保。仁宗为皇子,加太傅。历横海永清保平定国节度、陕州大都督,改通王、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