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桩壶

清代陈鸣远制造的紫砂壶
梅桩壶紫砂泥胎,呈深栗色。壶身、流、把、盖全部是用极富生态的残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作品是一件强而有力的雕塑,壶上的梅花是用堆花手法,将有色的泥浆堆积塑造成型,栩栩如生。梅桩壶高10.8厘米,宽14.6厘米。

工艺特色

梅桩壶壶身刻:“居三友中、占百花上。鸣远。”行书款,款下盖“鸣远”篆书阳文方印。现代宜兴紫砂艺人也有摹仿这梅桩壶的新壶出现。在宜兴陶人中,除了惠孟臣陈鸣远作品可算是被后人摹仿最多。

制造人简介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