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小蜜蜂

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
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是蜜蜂科蜜蜂属的一种昆虫,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黑小蜜蜂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次生稀树草坡的小乔木上营单一巢脾的蜂巢,一般离地2.5~3.5m。巢脾固定在树枝上,近圆形,上部形成一厚的巢顶,将枝干包裹其内,下部尖突,情况与小蜜蜂相似。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在中国已发现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原、耿马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1][2]

形态特征

工蜂

体长8-9mm,栗黑色,腹部第1节背板端缘及第2节背板基部(或部分)红褐色。头宽于胸;唇基稍隆起,前缘脊状,平直;头部及唇基刻点细密;额眼距长大于宽;两后单眼间的距离几乎等于后单眼至复眼的距离;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刻点深且密;小盾片端缘圆;腹部各背板刻点极细密。
体栗黑色;上颚基部黑色,顶端褐黄色;口器黄色;触角及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红褐色;腹部栗黑色;第1节背板端缘及第2节背板基部或部分为红褐色;足黑色。体毛稀少;颜面、触角窝间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颅顶被褐黄色毛;颅顶后缘及颊毛稀且长;中胸背板被稀褐黄色毛;并胸腹节被白色短毛;后足胫节及基跗节背面两侧被黑毛,前足基跗节毛密且长;腹部第3-5节背板基部被白色毛带,第3节毛带较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