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铃虫-抖音百科
棉铃虫(学名:Helicoverpa armigera),是鳞翅目夜蛾科铃夜蛾属的一种昆虫[2],别名钻心虫、棉桃虫等[3]。其为世界性害虫[7],主要分布于北纬50度至南纬50度之间的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及太平洋西南部岛屿[4]。在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地棉区[4]。 棉铃虫体长14-20mm,触角丝状,前翅颜色变化大,雌虫多赤褐色至灰褐色,雄虫多青灰色至绿褐色,体型略小于雌虫;雄虫前翅中部近前缘有1条深褐色环形纹和1条肾形纹,比雌虫明显,外横线有深灰色宽带,带上有7个小白点[3][7]。其成虫一般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对半枯菱的杨树枝有很强的趋性。幼虫有自残习性[9]。 棉铃虫为多食性害虫[5],可为害花生、玉米、小麦、蔬菜、林果等多种农作物[3]。其发生严重程度与棉铃虫的数量、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10],在生产中可采用农业措施、化学药剂及理化诱控等多手段进行防治[3]。 分类
分类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