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佛学院是由南普陀寺会泉法师创办于1925年的中国最早的佛教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1]闽南佛学院也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以佛学为基本学科的汉语系全日制高等佛教院校。[2] 闽南佛学院坐落于鹭岛厦门五老峰下,枕山面海,独攘胜境,是近现代著名的佛教院校,是弘扬佛法,培养佛家弟子的摇篮。佛学院设有养生院、图书馆等机构, 闽南佛学院为海内外培养了大批佛教人才。闽南佛学院从创办至今培养了约4000名僧才,为推动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设研究生(硕士、博士)、本科、预科、养正院4个层级、5个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制分别为:研究生3年,本科4年,预科、养正院2年。[2]
学院以民国十八年(1929)十月,弘一法师为闽院手书“悲智”为院训,劝导学生要具足戒定慧三学。闽南佛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高举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培养人才。[2] 历史沿革
南普陀寺地处厦门市东南部,鹭岛名山五老峰下。坐北朝南,依山面海。五代即有宗师结庐而住,称“泗洲院”,明初扩建为“普照寺”,清初增建大悲殿,因殿中供奉观世音菩萨,且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始易为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