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初

西汉时期小说家
虞初(约前140-前87),西汉小说家,号“黄车使者”,河南洛阳(今洛阳东)人。汉武帝时为方士侍郎。虞初被尊称为虞子,是九流十家的小说家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周说》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张衡在《西京赋》中称虞初为“小说九百之本”。《郊祀志》记载,虞初等人以方词阻匈奴、大宛。虞初的作品《虞初周说》已亡佚,后来成为了“小说”的代名词。[1]汤显祖、邓乔林、张潮和郑澍若等人均曾续写虞初的志。

人物介绍

虞初(约前140-前87) 西汉小说家,号“黄车使者”,河南洛阳(今洛阳东)人。汉武帝时为方士侍郎。《史记·孝武本纪》:“丁夫人、[luò]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生平简史

虞初所作《周说》,共计943篇,原书失传。据东汉应劭所说:“其说以周书为本”,就是说虞初是根据《周书》写成小说《周说》。因此有人估计《周说》很像是一部通俗的周史演义。《太平御览》第三卷所引《周书》三则,其写作风格类似于《山海经》,清代人认为是虞初的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