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炳-抖音百科
宗炳(公元375年-公元443年),中国南朝时期隐士。精通佛理,擅长音乐、绘画。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1] 宗炳幼年即由母亲师氏启蒙,因服丧礼至诚,为乡里所称道。刺史殷仲堪、桓玄都任命他为主簿,推举为秀才,但他自己并不接受。后来刘裕屡次希望起用他,也都被拒绝。宗炳的妻子罗氏有出尘之想,与他志趣相投。然而罗氏早亡,宗炳十分哀痛。在哀痛之余,他开始仔细寻绎 佛理,悲情一时消散。宗炳喜游山水,到过荆州、巫峡一带,还在衡山结庐而居,最终定居江陵。元嘉二十年(443年)去世。[1] 宗炳著有的《画山水序》,是主 要用画的形式把哲理的内容表达出来,是第一个把老庄之道与山水画联系起来,指出作山水画,观山水画是用来观察体现圣人之道的山水画功能论,在这个著作中,他提出了“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等著名论点;提出在绘画中应该运用透视学“远小近大”的原理,这为中国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画奠定了基础。其他著作有《明佛论》。在音乐方面,他弹奏的古曲《金石弄》使这首桓氏一门的秘传之曲得以继续流传在文学方面。[1][2][3] 人物生平
宗炳(公元375年一公元443年),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士族,东晋末至南朝宋元嘉(文帝刘义隆中,屡次征召作官,俱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