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辉

文物鉴定专家
2004年"中法文化年",在法国巴黎大宫殿作为中方策展人,主持了以绘画为主的大型展览《神圣的山峰》。

主持文化年

书画鉴定对他而言,属"寂寞之道",均是业余时间完成的。当问及作为年轻的书画鉴定专家,如何看待被称为"徐半尺"的徐邦达先生时,余辉说,"徐半尺"的意思是,画卷刚打开一半,徐先生就能知道真伪。他无疑是上世纪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一座高峰。实际上,这种水平对书画鉴定专家而言,没什么神秘可言,是长期努力实践的结果。余辉认为,能鉴定真伪,是"知其然"的过程,他更追求的是"知其所以然"。因此,他多年来把研究方向集中在主攻早期书画的鉴定和研究,利用民族学文献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重新鉴定旧传为五代宋元书画名作和这个时期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查证出诸多时代依据。用逻辑推理的手段解析画中的蛛丝马迹,推断出一些佚名绘画的作者及创作目的,初步尝试建立一套鉴定早期绘画的基本方法并使之理论化。
在书画的恒温恒湿管理中,主张重在早期的"三防"(防虫、防湿、防乱);书画陈列力求突破历代和断代的陈列构思,结合社会需求,寻求新的陈列热点,如专题性书画陈列、与清宫历史文化相关的艺术陈列等。
在研究工作中形成了个人的研究思路: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成果引进绘画鉴定研究,强调寻找文化对应点的鉴定方法:把鉴定对象与当时的服饰器用和礼俗仪规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提出鉴定是研究的开始而不是终结的观点。在对一批早期绘画进行再探索的基础上,将这种鉴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论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