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翛

蔡翛
蔡翛(xiāo)(公元1097—1156年稍后),字约之,[2]北宋人,仙游人,蔡[yōu]弟,初以恩泽为亲卫郎,秘书丞。后担任礼部尚书,父蔡京,兄蔡攸[1]
蔡翛是蔡京的第三子,他在宣和年间曾拜礼部尚书,并持节册立高丽王楷,因有功而被赐同进士出身。蔡翛在政治上曾与其父蔡京产生分歧,并密与蔡攸议,稍持正论,故与蔡京异。然而,蔡攸又忌惮蔡翛,导致蔡翛在政治上陷入困境。靖康元年(1126年),谣传宋徽宗将复辟,蔡攸、蔡翛兄弟二人合谋迎合,事情败露后,二人皆被斩杀。[1]
蔡絛虽盗权怙势,但博学能文,撰著《铁围山丛谈》《西清诗话》。[2]

正文

宣和中拜礼部尚书,翛知父必败,密与攸议,稍持正论,故与京异,而攸又忌翛,会徽宗南幸,攸假旨请翛守镇江,流言徽宗将复辟于镇江,乃责翛昭信军节度使付使,攸之诛帝取诏批其尾曰:翛亦然。于是并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