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潮春事件-抖音百科
戴潮春事件,又称戴氏起义或戴潮春起义,是清代台湾三大民变之一,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民变,从1862年开始,直至1865年平定,历时四年多。这次民变的影响范围广泛,涵盖了台湾中部的大甲至嘉义地区。事件的主要领导者是戴潮春,但他得到了许多地方土豪的支持,其中包括林日成、洪丛等实力强大的人物。由于清政府忙于对抗太平天国,未能有效管理台湾,加之参与事件的地方土豪在当地具有重要影响力,因此清政府最初只能依赖像雾峰林家这样的地方武装力量进行抵抗。直到1863年,丁曰健和林文察先后赴台平乱,战况才发生转变,最终在1865年初结束了这场动乱。此次事件结束后,雾峰林家因其平乱有功,迅速成为台湾中部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但也为此埋下了日后与官方矛盾的隐患。[1] 起因
戴潮春原本是清治时期彰化县四张犁地区的地主,也曾担任过北 路协稿识等职务。由于拒绝贿赂上级官员,他被解除职务,并继承了哥哥戴万桂的地位及其创立的土地公会和八卦会,随后将其发展成为天地会。1862年4月3日,台湾兵备道孔昭慈到达彰化,下令追捕天地会成员。在一次针对天地会的行动中,林日成背叛了清军,杀死秋曰靓,导致清军失败。此后,天地会势力壮大,戴潮春被迫采取行动,于4月16日围攻彰化县城,并用大炮轰炸城墙。由于城内兵力薄弱,戴潮春得以攻占彰化,孔昭慈也因此自杀。 过程
事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