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毛丝鼠(学名:Chinchilla lanigera),又称绒毛丝鼠、长尾栗鼠、毛丝鼠、绒鼠等,属于毛丝鼠科、毛丝鼠属的动物。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的高原,范围从智利北部至秘鲁南方。体长24~28厘米,尾长14~15厘米,外形似具长尾的兔,但耳较兔小,呈钝圆形。背部和体侧的被毛为灰蓝色,腹部被毛逐渐变浅至白色;体毛主要由绒毛组成,绒毛密而均匀。长尾毛丝鼠是濒危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列为保护级别为濒危。 形态特征
长尾毛丝 鼠体型较小,体长24~28厘米,尾长14~15厘米。外形似具长尾的兔,但耳较兔小,呈钝圆形;前肢短小,有5趾,不善于刨挖,却善于巧妙地摆弄;后肢发达,有4趾,善于跳跃;尾长而蓬松似松鼠。成年雌鼠大于雄鼠,一般雌鼠体重510~710克,雄鼠体重425~570克。仔鼠出生重44.83±6.69克。
背部和体侧的被毛为灰蓝色,腹部被毛逐渐变浅至白色。体毛主要由绒毛组成,绒毛密而均匀,每个毛囊内簇生50~60根,每根直径仅5~11微米,细于蛛丝,每丛绒毛中有1根针毛,直径为12~15微米。毛被呈美丽的灰蓝色,毛干呈现出深浅交替的色带,接近毛根部为深瓦蓝色,毛干中段为白色,毛尖的颜色不同个体又可分为浅、中、深,但从鼻尖到尾端的脊背部接近黑色,两侧稍浅,腹部有狭窄的分界明显的白色色带。通过人工杂交已育成青玉色、米黄色、木炭色、黑色 、白色和银色等。 切齿十分发达,呈橙黄色,露于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