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巷乡-抖音百科
建置沿革
许巷之名,源自旧时有许姓在朝做官,以及街道分布似巷,故称。解放前属长安区袁牧乡及宁西乡。1950年5月,建政为许巷、袁牧、翁埠、景树、太平5个乡,后合建为许巷、太平2个乡。1958年,与沈士、许村乡合建为许村公社。1961年,原许巷、太平乡划出建为许巷公社。1984年1月,改建为许巷乡。 大事记
1976年,在钱塘江北岸围海造田的1350亩土地,1978年投入使用。1978年冬,投入27200个劳动日,疏浚运输河道11.8公里。1984年6月13日,受严重涝灾,全乡14000亩农作物受灾,倒塌民房73间,经济损失225万元;是年冬,投入107968个劳动日,修筑圩堤10.96公里。1986年,许巷卫生院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文明卫生院。1987年和1988年,共投资70万元,在塘(桥)许(村)公路许巷段浇筑水泥路面5.19公里。1988年8月8日,受7号台风袭击,倒塌房屋2225间,死亡2人,受灾农作物22300亩,经济损失500万元,全乡人民奋起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1989年,教师沈水林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9年冬和1990年冬,共投资374.3万元,投入108.8个劳动日,疏浚运输河道50.76公里。1990年,乡卫生院长干文杨被评为全国优秀卫生院长;乡文化站继1981年后第二次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集体;1993年,投资200万元建许巷邮电大楼,并安装自动电话。1994~1995年,政府投资和社会集资共1000万 元,建翁埠农贸市场和新街。1995~1996年,人民政府投资和社会集资850万元,建许巷农贸市场和新街。1997年1月,许巷有线电视开通。1998年3月,省人民政府批准重建许巷荐福寺(该寺始建于南北朝齐永明二年,即公元4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