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时,司空曙避乱到南方一带居住。约在大历三年(768年)至大历四年(769年)间,任主簿,大历五年(770年)春被授予拾遗之职,大历八、九年(773年-774年)间曾短暂归隐苏州。后司空曙疑似遭人诽谤而贬为长林县丞,德宗贞元初,投入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下,所带官衔为水部郎中,后为虞部郎中。[2]司空曙的诗 多写自然景色与乡情旅思,或表现幽寂的境界,或直抒哀愁。他的诗中常有优美的句子,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的才华虽不显著,但他的作品却深入人心。[3] 人物生平
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登进士第。曾官主簿。永泰二年至大历二年,为左拾遗,在长安与卢纶、独孤及和钱起吟咏相和。后贬为长林丞。贞元初,以水部郎中衔在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官至虞部郎中。 曙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