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英文名:Hohhot Shengle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东北距呼和浩特市中心约38.5千米,为4F级国际民用机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座4F级机场。[1][3][9] 2012年10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同意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迁建。[10]2014年10月,机场选址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批复。[11]2016年7月,机场取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2019年1月2日,机场取得国家发改委可研批复;同年7月,机场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总体规划批复。[12][3]2020年7月30日,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项目开工。[2]2022年11月13日,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全部完成施工。[13]次 年9月22日,航食综合楼投入使用。[6]2024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发批复,同意机场命名为“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14]5月8日,空管塔台主体结构封顶。[15]6月30日,机场东工作区道路工程全部成型。[16]9月28日,机场飞行区助航灯光及机坪照明工程完成安装调试并首次全面亮灯。[17]12月,航站楼核心区工程完工,陆侧 交通枢纽工程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和室外道路施工阶段。[18]12月27日,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通过竣工预验收。[19]2025年1月6日,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全国航空情报数据变更计划的通知》,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计划2025年11月27日转场通航,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同步关闭。[20]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航站区主要建设26万平方米航站楼、5万平方米交通换乘中心和9.5万平方米停车楼;飞行区主要建设两条可独立运行的远距跑道,南跑道长3800米、北跑道长3400米,南北跑道间建设东、西垂直滑行道,建设130个机位的停机坪;附属配套主要建设货运、航空食品、机务维修以及各类生产生活设施。[5]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项目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2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万吨、飞机起降24.4万架次,远期2050年旅客吞吐量6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飞机起降51.1万架次进行规划。[21]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定位为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区域枢纽机场,京津冀机场群的主备降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交通节点,是连接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亚太区域和欧洲的重要纽带。建设呼和浩特新机场,对加强内蒙古自治区航空网建设,促进自治区和呼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命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