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足目

节肢动物门软甲纲下的目
端足目(学名:Amphipoda),亦作片脚类,是一个没有甲壳及两侧扁平的目级甲壳类动物。其学名的意思是“不同的足”,是指它们拥有不同的附属肢形态。

形态特征

端足目是囊虾总目的1目。体多侧扁。头部与第1或前2胸节愈合,无头胸甲。腹部通常有6节,但末端2或3节有时愈合,尾节明显,有时裂开。有的类群(麦秆虫亚目)腹部退化,仅留痕迹。主要为海生,淡水中有少数种。全世界已知7000多种。
端足目为中型甲壳动物,成体体长在3~12毫米之间,大型的可达140毫米。体身侧扁,少数种背腹平扁。不具头胸甲。眼无柄,不具角质个眼。头部与第一胸节愈合成头胸部。胸部肢体不具外肢,第一对胸肢变形成颚足,第二、第三对(腮足)通常呈亚[áo]状。某些胸肢基节基部内侧具鳃。腹部第一至第三体节具双枝、多节的游泳足;第4~6体节的附肢为粗壮、双枝、1~2节。端足类在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从沿岸全深不可测的海底均分布。有15%的种类栖息于大陆及海岛的淡水环境中,从海平面至至少4000米的高山。
端足目复眼无柄。有些种构造简单,角膜为简单的小透镜,共有2对(如双眼钩虾科)。第1触角单枝或双枝。外鞭较长,内鞭称为副鞭,有时仅1节或数节。第2触角单枝(无外肢),柄部多为5节(较粗大)。[guǒ]蠃蜚科第2触角特大,呈足状,触鞭特化为防御器官。大颚切齿和臼齿突变化很大,有的种退化。下唇在大颚后方,常为瓣状突起,各类不同。第1小颚一般由2小片构成,外片末端有时有触须,随种类而有较大变化。胸肢8对,都呈单枝型。第1对为颚足,底节左右愈合,基节和座节内缘扩大,突出为内叶,其余各节数目有变化,多为3~5节,称为触须。端足类的受精卵在雌体育卵囊内发育,离开母体时幼体与母体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