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山荷叶(学名:Diphylleia sinensis H. L. Li)是小檗科山荷叶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40-80厘米[1][2][3]。主要分布在湖北、陕西、甘肃、云南、四川省等地,常见于海拔1880-3700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下、竹丛或灌丛下。其根茎和须根可用于医药领域,具有消热、凉血、活血、止痛以及泻下等多种功效。
形态特征
南方山荷叶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80厘米。下部叶柄长7-20厘米,上部叶柄长(2.5-)6-13厘米长;叶片盾状着 生,肾形或肾状圆形至横向长圆形,下部叶片长19-40厘米,宽20-46厘米,上部叶片长6.5-31厘米,宽19-42厘米,呈2半裂,每半裂具3-6浅裂或波状,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齿端具尖头,上面疏被柔毛或近无毛,背面被柔毛。聚伞花序顶生,具花10-20朵,分枝或不分枝,花序轴和花梗被短柔毛;花梗长0.4-3.7厘米;外轮萼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3-3.5毫米,宽0.7-1.2毫米,内轮萼片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长4-4.5毫米,宽3.8-4毫米;外轮花瓣狭倒卵形至阔倒卵形,长5-8毫米,宽2.5-5毫米;内轮花瓣狭椭圆形至狭倒卵形,长5.5-8毫米,宽2.5-3.5毫米,雄蕊长约4毫米;花丝扁平,长1.7-2毫米,花药长约2毫米;子房椭圆形,长3-4毫米,胚珠5-11枚,花柱极短,柱头盘状。浆果球形或阔椭圆形,长10-15毫米,直径6-10毫米,熟后蓝黑色,微被白粉,果梗淡红色。种子4枚,通常三角形或肾形,红褐色。x=6。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南方山荷叶生长在阴湿、耐寒的阴面山坡树林下或水沟旁,生长于土质疏松、红棕色的腐殖土壤中,不耐干旱和高温。常与淡竹、珠子参、藤五加、杜鹃、报春等植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