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桥

上部结构可开合的桥梁
开合桥,亦称“活动桥”或“开启桥”,[1]指的是为通航需要,上部结构能以竖旋、平旋、提升等方式开合的桥梁。当陆地运输不甚繁忙,河流上有船舶航行而固定式桥梁不能建造在通航净空以上时,就需要建造活动桥,从而以解决水陆交通。[2]
“开合桥”(开启桥)包括4种类型:一类是桥跨结构和桥面在桥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内移位(包括水平移位和转动移位),如伦敦塔桥;二类是桥跨结构和桥面顺桥纵向轴线方向移位(包括折叠移位和伸缩移位),如德国基尔城跨越霍恩河基尔一霍恩三段折叠人行开启桥;三类是桥跨结构和桥面在桥轴线所在水平面内旋转,如天津金汤桥;四类则是桥跨结构和桥面整体的旋转面垂直于纵向桥轴线,如英国东盖茨黑德地区盖茨黑德千禧桥[3]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有平旋桥、升降桥、吊旋桥和推移桥。[4]

历史

1882年(清光绪八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聘请英国工程师将南运河西岸督署前的浮桥改建成铁桥,未果。1888年(光绪十四年)又改建成开合桥,称金华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金华桥改建成新式桥。旧桥移至金钟河,改称金钟桥;1925年,又移至南运河三条石,仍名金钟桥。1921年,金华桥新桥迁至北大关,仍名金华桥(也称北大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