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指标,[3]对人类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2]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是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4] 人口自然增长率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4] 影响因素既有政策性因素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又有非政策性因素如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医疗卫生等因素。[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对比关系大体分为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三种类型,并分别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4]根据2016年12月30日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国“十二五”期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2015年末总人口为13.75亿人。预计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目标为4.5亿人左右。[6] 进入20世纪后,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在1960年前后,全球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峰值,年增长率在2.2%左右,此后逐渐下降,并将在2087年左右进入负增长阶段。从国家/地区层面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几乎都分布在非洲。截至2022年,全球共有6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3%,皆位于非洲。[7]
定义
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是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