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大轰炸-抖音百科
重庆大轰炸,是指1938年至1944年间,侵华日军为了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而集中陆海军主要航空兵力,对陪都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长时间的战略轰炸。[4]重庆大轰炸没有击垮中国人民的意志,行动以失败告终。[5][6]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加紧扩大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随着天津、上海等地相继陷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危在旦夕。迫于形势,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公开宣言,决定迁驻重庆。重庆成了抗战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同时也成了侵华日军的重要军事目标。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以实现灭亡中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1]从1938年至1944年,侵华日军对重庆进行了持续时长达6年零10个月的大轰炸。[7]重庆大轰炸分三个阶段进行。1938年2月至1939年1月,为日军试探性轰炸阶段,主要是通过空中侦察和试探性进攻,了解重庆的地理环境和防空力量。1939年5月至1941年8月,为日军大规模轰炸阶段,制造了1939年的“五·三”“五·四”轰炸、1941年的“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等。1941年9月至1944年12月,为日军零星轰炸阶段。此时期因日本忙于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机只是零星几次轰炸重庆,至1943年8月最后一次空袭重庆城区、1944年12月最后一次轰炸重庆周边的梁山、万县为止,日机对重庆的大轰炸结束。[8]据国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记载,在大轰炸中,重庆市民被炸死炸伤近3万人,毁损房屋3万余栋,其他财产损毁不计其数。重庆人民遭受了一次空前深重的灾难。[1] 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和重庆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各界人士参与反轰炸斗争。[9]中国空军尽管力量弱小,但他们依然坚持作战,对日机空袭进行了顽强抵抗。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和1940年先后击落日机72架。[10]地面的高炮部队和照测部队也坚守阵地,对日机形成威胁。[11]重庆防空当局和广大市民积极投入大规模的防空工程建设,[12]1941年底,全市各类防空工事总容量达46.17万人。[13][14]广大防护团员和空袭服务队员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救死扶伤和社会救济。[15]重庆大轰炸虽然给重庆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对重庆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6]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使重庆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17]在军事方面,也制约了日本的军事目标,[18]推动了英美远东战略的调整。[19] 事件背景
国内外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