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金鼎-抖音百科
吴金鼎(1901-1948),字禹铭,山东安丘人,中国考古学家,龙山文化的发现者。[1] 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后就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曾参加安阳殷墟、浚县辛村等遗址的发掘,并于1928年在山东章丘城子崖发现龙山文化遗存。193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史语所工作。抗战胜利后,在齐鲁大学任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图书馆主任等职。[2][3] 吴金鼎的主要著作有《山东人体质之研究》(英文)、《中国史前的陶器》(英文)、《城子崖》(合著)、《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合著)。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尤其在龙山文化发现和城子崖遗址发掘方面贡献突出,对中国史前陶器的研究和中国西南地区考古的开拓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2][4] 简介
吴金鼎著名考古学家,安丘县宋官疃[tuǎn]乡万戈庄人。早年毕业于齐鲁大学,继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爱上考古工作。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攻读考古学。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城子崖、安阳后岗等著名历史遗址的发掘。1933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齐鲁大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