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英文名: China(Guangdong)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于2015年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批准成立的第二批自贸区之一。[1][2][3]
广东自贸试验区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总面积116.2平方千米。[1]其中,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建设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 国际性枢纽港;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1] 广东自贸试验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在企业准入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实施中国最短外资负面清单和中国首创商事登记注册制;在外贸进出口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高效便利的大通关体系;在金融开放创新上,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 窗口,在中国率先开展跨境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投融资改革试点,建立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2022年,广东自贸试验区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2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近5亿吨。[4]自成立至2023年6月,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超26万家,实际利用外资近500亿美元,9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465个项目,设立总部企业272家;[5]累计形成696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广东省复制推广216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301个制度创新案例。[4]2023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总额579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9亿美元,以广东省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吸引了广东省外资 总额的五分之一。[2] 2023年12月13日-14日,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前海蛇口、横琴片区参加由广东省商务厅(自贸办)、湛江市人民政府主办,湛江市商务局、湛江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协办的第二届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合作交流活动。[6] 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