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机

用于生产电能的动力设备
水轮发电机(hydraulic generatorset)是与水轮机连接配套的发电机组的统称,是用于生产电能的动力设备,用于水力发电厂。通常用同步发电机,亦有使用小型异步发电机。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多为立式结构,立式水轮发电机由转子、定子、上机架、下机架、推力轴承、上导轴承、下导轴承及通风冷却系统等组成。[1][3][4][5][6]
1755年,俄国彼得堡院士欧拉建立了水轮机基本方程式。1878年,首台水轮机驱动直流发电机在法国巴黎西尔米吐水电厂投产发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水轮发电机处于雏形阶段。电压等级多样,频率杂乱,交、直流电争端不断。1913年,瑞典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制造了单相卧式600kW水轮发电机组。由西屋公司制造的美国Adams水电站的发电机(当时最大容量)则基本代表了水轮发电机起步期阶段的制造水平。1921至1950年,水轮发电机标准化、统一化,同时产生现代水轮发电机雏形,使水轮发电机发展进入成长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水轮发电机技术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单机容量连创新高,大批大型水电站投入运行。1952年,中国自主制造了第一台800kW混流式机组。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型水电站主要集中在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03年,三峡水电站首批水轮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单机容量70万kW(840MVA),2007年三峡右岸首台70万kW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此后,蒸发冷却技术在水轮发电机组得到广泛应用。[4]2012年,向家坝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共安装8台容量为80万kW(即800MW)的发电机组,全部采用全空冷技术,为当时世界上水电单机容量最大的空冷发电机组。[4]2021年6月28日,全球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2台机组投产发电。[5][a]
水轮发电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6]按水轮发电机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对于立式机组,根据推力轴承位置的不同又分为悬式水轮发电机和伞式水轮发电机。按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空气冷却(空冷)和内冷却(内冷)两种型式。按水轮发电机的功能不同,分为常规水轮发电机和非常规的蓄能式水轮发电机两种。[6]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不断提高、采用X形叶片等新技术提高运行可靠性、采用了陶瓷涂层新技术减轻泥沙磨损等是水轮发电机的发展趋势。[4]

发展历史

1755年,俄国彼得堡院士欧拉建立了水轮机基本方程式,并依此制造出了反击式水轮机,但效率不高。1824年,法国学者勃尔金在此基础上做了弯板叶道转轮的改进,但效率仍低于65%。此后,勃尔金的学生富聂隆和俄国人萨富可夫分别提出导叶不动的离心式水轮机,效率可达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