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具备艏[shǒu]艉[wěi]双向破冰功能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该船于2019年7月11日正式交付使用。[1]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由芬兰阿克尔北极技术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第七〇八研究所负责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3]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吃水7.85米,设计排水量13996吨,航速12—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1]
2019年10月24日,雪龙2号首次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4]同年11月5日21时15分,该船首次抵达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州长威尔·霍奇曼为其赠送礼物。[5]2020年7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1次极地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6]2021年5月7日,雪龙2号船从上 海国内基地码头返回,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7]2022年4月20日,雪龙2号船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顺利返回上海。[8]次年9月27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极地科考船顺利返沪,靠泊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9]2024年11月1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此次考察任务由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及“永盛”号货轮保障。[10]2025年3月1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 大洋调查任务。[11]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多个航次获取的南极样品进行深度测序和大数据分析,获得并鉴定发表南极细菌新属6个、南极细菌新种7个。[12]4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完成了主要任务,返回上海。[13]4月28日,“雪龙2”号开始返程,部分考察队员已搭乘航班回国,预计于同年6月返回上海。[14] 船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