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鼎元

清代知名学者
蓝鼎元(1680年9月19日—1733年8月1日),字玉霖,号鹿洲,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人。清代知名学者和经世之材,是一位对台湾历史有很大影响的官吏,被誉为“筹台宗匠”。
1721年随蓝廷珍出师入台,平台后又在台湾住了一年多。他出入军府,筹划军机,处理政务,提出了很多治理台湾的策略,被誉为“筹台之宗匠”。清政府在台湾增设绥化县、淡水厅,升澎湖通判为海防同知,添兵分戍,多出自蓝鼎元的建议。有《东征集》《平台纪略》《鹿洲公案》《女学》等著作行世。1725年到内廷校书,分修《大清一统志》。1728年任广东普宁知县。1732年任广州知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夏到任月余,即卒于官,年仅54岁。[2][3]

人物生平

出身背景

蓝鼎元出身书香世家,其父祖皆是当地有名望的儒士。父亲蓝斌精通理学,但屡科不第;十岁时父逝,家境贫寒,由母以针黹维持生计。鼎元自幼聪慧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