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升

清朝爱国将领
陈连升(1775年-1841年1月7日),原籍湖北鹤峰县,后寄居恩施土家族。他出身行伍,久历川楚戍行,成为老将。1838年,陈连升晋升为增城营参将。1839年,他被林则徐选调,指挥士兵连续六次打退英军的袭击和反扑。后来,陈连升调任守沙角炮台的重任。
1840年6月,陈连升亲率战船五艘,包围进犯的英军。次年1月,英军向大角和沙角炮台发起袭击。陈连升指挥守军与数倍于己的侵略军激战,但后援无望,敌军逼近。危急时刻,陈连升仍率部激战,最终拼杀而死。他的坐骑被英军掳至香港,不食而死,被称为“节马”。
陈连升的事迹被报道后,皇帝诏书嘉奖他父子忠孝两全,入祀忠烈祠,并建专祠。陈连升被加等依总兵例赐恤,获赐骑都尉世职。他的儿子陈展鹏继承父职,陈起鹏获赐举人。陈连升是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战争中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