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

明朝时期的大学士
焦芳(1435年-1517年),字孟阳,号守静,明代泌阳(今河南驻马店泌阳县)人,明朝时期的大学士[1][2]
明天顺八年(1464年),焦芳中进士,在翰林院历任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1486年,焦芳因受牵连被贬谪,随后几年,他历任湖广桂阳州同知、山西霍州知州四川提学副使。1490年,焦芳调任湖广,不久,他又升迁至南京通政司,后升任至礼部右侍郎。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焦芳官至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武英吏部左侍郎大学士。正德四年(1509年),焦芳晋升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正德五年(1510年)五月,焦芳致仕。焦芳致仕后一直潜心于著述,《南阳府志》中记载焦芳撰写了四部著作,但无一部存世。世人所熟知的是他1509年完成的《孝宗实录》一书。[1][2]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1517年4月12日),焦芳去世,终年八十三岁。[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宣德十年七月十三日(即公元1435年8月6日),焦芳在河南南阳府的泌阳县(今归属河南省驻马店市)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