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曲菌病

疾病名称
曲菌病(Pulmonary asperillosis)由曲菌属真菌感染或吸入曲菌属抗原所引起的一组急、慢性肺部疾病,[3]分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肺曲菌球和急性侵袭性肺曲菌病三种类型,主要症状有喘息、咯血、黏脓痰、发热等。[2]致病菌主要为烟曲菌,少数为黄曲菌、土曲菌、黑曲菌、棒状曲菌、构巢曲菌及花斑曲菌等。[2][1]
1968年,在英国因慢性哮喘住院的患者中多达22%为肺曲菌病,该病在英国的发生率较美国高出许多。1981年,一个对依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的回顾性调查证实,在这些哮喘患者中肺曲菌病的发病率为7%~14%。1988年,在美国芝加哥,对混合曲菌呈速发皮肤反应的531例哮喘患者中,肺曲菌病的发生率为6.0%,而在克利夫兰肺曲菌病患者的发生率却为28%。[4]中国从1949年到1988年底陆续报告的呼吸道曲菌感染约300多例,然而1972年以前的总数仅47例。[5]
肺曲菌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吸入,2.5~3.5μm大小的曲菌孢子吸入后可经气道直达肺泡导致肺部感染,较大的孢子可在鼻咽部、鼻窦定植或引起感染。[3]该病可通过微生物、血清学、曲霉菌素皮肤试验、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和鉴别,[2]治疗药物有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如药物治疗效果差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病变范围酌情行手术切除坏死病灶及病变周围组织。[2]

病因

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