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长岩呈浅灰色、灰白色或玫瑰红色,[1]体积密度为2.63~2.75g/cm3,孔隙度及饱水度都很小,压缩强度120~180MPa。正长岩的硬度比花岗岩小,具有较大的韧性,因此,易于磨光,结构均匀,易于拼接。[3]正长岩呈半自形等粒状结构、斑状结构和块状或似片麻状等结构。[1] 正长岩一般认为没有独立的母岩浆,其成因有二:一为玄武岩浆分异产物,二为花岗岩浆同化产物。[6]常与花岗岩、碱性的基性岩或霞石正长岩伴生。[3]正长岩同花岗岩共生时,它作为花岗岩的边缘相存在,如瑞典的乌普萨拉、美国的佛蒙特州、中国北京等地可见;同碱性岩共生时,它们之间构成复杂的碱性岩杂岩体,在中国四川和山西等地可见。[2]此外,在非洲、印度南部、澳洲大陆等地也有正长岩产出。[7][8][9][10] 正长岩的应用广泛,在建筑领域,正长岩可用作建筑材料、装饰石料;在陶瓷领域,新鲜而较纯的(暗色矿物极少或无)正长岩可作为陶瓷原料;在农业领域,富钾的正长岩可作为钾肥原料;[1]在化工领域,正长岩还可作化工耐酸碱的材料。[4]
主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