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仲奇-抖音百科
王仲奇(1881—1945),名金杰,号懒翁,歙县富堨人。王氏数代业医,仲奇15岁随父学医,22岁挂牌应诊。以治温热病著称。不数年名扬江、浙。民国12年(1923)移居上海。一生行医40余年,对中医内、外科别具心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病之道,在于明阴洞阳,而用药以酌其盈、济其虚.补其偏,救其弊;又采徐泗溪“药性专长”之 说,辩证立方,既用经方,亦用时方,或经方、时方并用,或单方参入复方,多收良效。 人物简介
仲奇临床首重望诊,不忽问诊,亦向病人解释病因,有病人赠诗云:“入门先减三分病,接坐平添一段春”。处方立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书法精良,曾受到黄宾虹称赞,很多病人珍藏他的处方笺。仲奇承家学,而能博涉诸家.变通化裁,不为前人所囿[yòu],同道中评当时沪上医家,法古而又能出新意者,每并举“丁(甘仁)、王(仲奇)。”且少门户之见,常涉猎现代医学,主张中西医互相学习,得到著名西医丁福保、顾毓琦、沈克非等人推崇。 个人见解
王仲奇治医治学,遵循早用功、广涉猎、勤实践、贵有恒等原则,博览群书,又一丝不苟,临床数十年,暇时仍不废读。其学术远溯张仲景、孙真人以及诸家之学,近效孙一奎、程杏轩并及叶天士、徐泗溪诸家之书,而于乡先辈吴谦服膺[yīng]尤深,曾以《医宗金鉴》一书为治医者根应之学,平日辨证立方,论理引经据典,融医治于一炉;遣药则经方时方并用,反映出博采与灵通的治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