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中角色
1
4
葛朗台(Grandet)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他贪婪、狡诈、吝啬,金钱是他唯一的信仰。[4][3][2][1][5]
葛朗台最初是索漠城的富裕箍桶匠,利用共和政府拍卖教会产业的机会,通过婚姻和投机手段迅速积累巨额财富,并成为行政委员会成员和市长。他极度吝啬,生活简朴至极,甚至对家人也吝于关爱。他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同时不顾女儿欧也妮的幸福,将她作为敛财工具。欧也妮的堂弟夏尔因家庭破产来到索漠,得到欧也妮的同情与爱慕,两人定情。然而,当葛朗台发现女儿赠送金币给夏尔后,监禁女儿并导致妻子病重。葛朗台逼迫女儿放弃遗产继承权,将全部家产据为己有。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黄金,最终留下巨额遗产离世。[4][1]
作者借着葛朗台家族的家庭悲剧故事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揭露了金钱对人们灵魂的腐蚀和摧残。[4]

角色经历

葛朗台,最初是法国索漠城一位相对富裕且以殷实箍桶匠身份闻名的商人,在共和政府拍卖教会产业的机遇中,他通过婚姻联结了一位富裕木板商之女,辅以现金、陪嫁及贿赂,低价购入索漠顶尖葡萄园、老修道院等,从而实现了财富的急剧增长。随后,葛朗台不仅被任命为索漠专区行政委员会成员,更在拿破仑时代荣任市长之职。他善于利用职权,为自身地产利益铺设了多条直达的优质公路,同时在地产登记时享受了极低的税负。然而,尽管他拥有城中无人能及的财富,却吝啬至极,他为了省钱,住在阴暗破旧的房子里,家里整年不买蔬菜和肉。楼梯坏了,也不修理。为了敛财他把女儿当作诱饵,引诱那些向女儿求婚的男子,以便从中牟利,而毫不理会女儿欧也妮的幸福。在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的生日那天,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初级裁判所所长蓬风先生到葛朗台家吃饭,还带来了稀有的珍品。正当他们欢庆生日时,欧也妮的堂弟夏尔突然从巴黎赶来。夏尔的父亲破产自杀,让葛朗台照顾儿子的前程。葛朗台看到兄弟的绝命书后借口家里有事,请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帮忙。结果葛朗台不但分文不花,还利用银行家在巴黎大做公债买卖,赚了一大笔钱。夏尔得到了欧也妮的同情与爱慕,然而为了自己的前程,夏尔决定去印度经商。欧也妮将自己积蓄的金币送给他,夏尔也把母亲的金梳妆匣留给她作纪念,两人定下终身。葛朗台发现女儿把金币送给夏尔后大发雷霆,把她监禁起来。冬天没有火取暖,只有冷水和劣质面包,葛朗台的妻子从此一病不起,他对重病的妻子漠不关心,仅在乎治疗费用。葛朗台通过公证人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证件,把全部家产总揽在自己手里。葛朗台临死前,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一直盯着看,葛朗台去世后留下了1700万法郎[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