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牙特・乌格齐(1374年-1408年),男,又名鬼力赤。[1] 明建文四年(1402年),鬼力赤(布里牙特·鸟格密)杀坤帖木儿,自立为汗:由于相传他并非元帝后裔,各部不服,鬼力赤遂放弃元之国号,称蒙古,明朝则称其为鞑靼。[2] 据《蒙古源流》记载,在15世纪初期,被认为是篡位且非蒙古黄金家族成员的是吉尔吉斯人乌格齐・哈什哈,也就是布里牙特・乌格齐,即《明史》中所提到的鬼力赤。乌格齐・哈什哈还是瓦剌首领,与《明史》中的猛可帖木儿相对应。不过,《蒙古源流》指出,乌格齐・哈什哈于1410年去世后,其儿子额色库汗即位,这和《明史》的记载有所不同。《突厥系谱》则称布里牙特・乌格齐是窝阔台的后裔乌鲁克特穆尔,是蒙古瓦剌的首领。[3][4] 人物生平
建文元年(1399年),元帝额勒伯克安排猛可帖木儿的下属马哈木管理卫拉特各部,这一举措引发了原本统辖卫拉特的猛可帖木儿的不满,于是猛可帖木儿起兵,并将额勒伯克杀害。借此机会,卫拉特摆脱了元朝皇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