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客冲突

土客冲突
土客冲突,也称土客械斗,指的是土籍居民和客籍居民两大社会群体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这一矛盾存在于湘赣边界,和江西赣州南昌宜春吉安萍乡湖南衡阳郴州茶陵等地。[1][2][3]
土、客两词,分别是先住民和后住民的意思,按当地不同族群到来的先后进行区分。典型如清咸丰同治年间苏北铜沛原居民和鲁西南移民之间的湖田权属之争。[4][1][2][3]

冲突起因

文化差异

流民的流入流出,是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的调节形式,具有多方面的正效应。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有利于打破地域界线,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所具有的封闭性、排他性,又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发生困难。交流与融合,是在冲突中进行的。这种冲突是以土著居民和客籍人口的直接对抗暴力的或非暴力的作为表现形式的,如广东土著“杀掠客民,客民起而报复,遂相寻衅,焚掠屠戮”,械斗达十数年之久;广西“土客不和,互相仇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福建土客冲突事件亦时有所闻。凡土客混居的地方,土客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