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调度

水利调度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运用水利工程在时间、空间上对天然径流进行重新分配或调节江河湖泊水位。水利调度的主要任务,在于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满足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要求。水利调度按效益可分为防洪调度、兴利调度;按工程可分为水库调度、水闸调度等。由于水库在水利系统中常处于主导地位,故水库调度往往是水利调度的中心环节。

简介

调度原则  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要局部效益服从于整体效益最大,并根据各自的任务和工程组成等具体情况,拟定相应的调度原则。
防洪系统调度原则  对河道堤防和水库组成的防洪系统,一般应发挥河道行洪能力,并视水库入库流量和下游区间洪水遭遇的可能组合情况,控制水库泄量,进行补偿调节,充分发挥系统的防洪效益。若防洪系统中有分洪工程配合,一般在水库防洪库容需到一定程度或已蓄满的情况下,根据洪水情势选择适当时机投入使用,但要尽量减少分洪机遇以减轻淹没损失。(见防洪调度)
排涝系统调度原则  汛期中,当外河水位较低时,利用排水闸自流抢排,尽量降低排水渠系及蓄涝区水位。在外河水位较高,排水闸关闭期间,先利用蓄涝区及排水渠系蓄存涝水,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如外河水位仍高于内水位不能自排时,即开动排水泵排水,尽可能使蓄涝区水位维持在允许限度内。当外河水位降至低于闸内水位时,即开闸排水。沿海地区挡潮闸,在高潮时关闭,利用渠系蓄存涝水,潮位降低后,即开闸抢排,使内河水位降低。(见水闸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