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尼库斯河战役

格拉尼库斯河战役
格拉尼库斯河战役(The Battle of Granicus) ;公元前334年,在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东征中,马其顿与波斯军在格拉尼库斯河(今比加河Biga Cay或昌柴河)上发生的首次大规模交战。
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的波斯军队(约3.5万步兵和5000骑兵)在格拉尼库斯河右岸展开成二列横队,第一列为骑兵和步兵弓箭手,第二列是雇佣的希腊步兵,两翼为骑兵。马其顿军队(3万步兵和5000骑兵)布成一列横队:中央是重装步兵(甲兵)的方阵,右翼为重骑兵,左翼轻骑兵马其顿亚历山大决定强渡格拉尼库斯河并以自己的右翼实施主要突击,冲击波斯人。亚历山大的前卫试图强渡格拉尼库斯河并打乱波斯军队的第一列横队,但遭到抗击。这时亚历山大所率领的马其顿重骑兵渡过了格拉尼库斯河并经顽强战斗粉碎了波斯军队的左翼。几乎同时,马其顿军(帕尔梅尼奥)的左翼骑兵也击溃了波斯军队的右翼。波斯军队的第一列横队遭受伤亡而逃窜。在此之前尚未参加战斗的波斯军队主力——希腊雇佣兵(约1万人),遭到了马其顿军方阵从正面和骑兵从两翼的冲击,被合围并几乎全部被歼。波斯军队损失2万余人。

波斯帝国的危机

公元前5-4世纪,原本强大的波斯帝国内部,已开始出现组织混乱。这不仅表现于埃及的屡次独立、巴比伦城的起义,还有小亚细亚各省间的武装冲突。在帝国的核心区域,宫廷阴谋也是层出不穷。众多内忧外患使波斯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仅仅是靠着阿尔塔薛西斯三世这样的强势君主和过去积累下的巨额财富,他们才得以熬过连续不断的危机爆发。
公元前336年,原亚美尼亚总督科多曼被拥上波斯王位,他就是著名的大流士三世。由于有前人的努力,他不需要面对一个表面上三分五裂的帝国。但在表面的平静之下,却是各被征服地区的暗流汹涌。尤其是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帝国西部,几乎每个特定区域都有自己的麻烦存在。例如在独立总督区扎堆的小亚细亚,互相看不顺眼的波斯贵族们很有可能爆发地区性内战叙利亚黎巴嫩沿海的腓尼基城市,虽然在之前遭到血腥镇压,却也对波斯帝国失去信心。埃及的又一次叛乱被大流士三世平息,但波斯人的控制力大不如前。许多驻扎尼罗河两岸的部队,都来自其他的不稳定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