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锤,1932年生于河北定县,是一位著名的竹笛、箫演奏家。[1]他毕业于华北大学文艺学院,被誉为中国北派笛子大师。[1][3]王铁锤不仅是一级演员,还是政府特殊津贴的荣获者。他曾任中央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音协民族管弦乐研究会副会长。[3] 王铁锤从7岁开始跟随父亲和其他吹歌会艺人学习小笛子和管子演奏。10岁时,王铁锤开始在村里的吹歌会登台演出,成为年纪最小的管子演奏员。[4][2]1947年春,王铁锤和家乡的吹歌会团体受邀至华北大学文艺学院进行表演,作为表演的优秀者,王铁锤被破格录取为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开始接受专业化的音乐教育。[4]王铁锤以其纯熟的演奏技巧和充满感染力的音乐,王铁锤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2]他曾多次随团访问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及前苏联等20个国家进行演出,并受到热烈欢迎。[3] 王铁锤的演奏技巧精湛,音色圆润且层次分明,代表着中国北派笛子的风格。[1][5]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庆丰收》《摘棉花》《荷花赞》《洞房赞》《长城抒怀》《赶路》《草原春天》《油田的早晨》和《黄河边的故事》等。[2] 人物经历
艺术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