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阴镇-抖音百科
棠阴镇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宜黄东南部,宜水中游;东与南源乡相连,南与圳口乡接壤,西与中港乡毗邻,北与凤岗镇交界。全镇国土总面积179.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共有5966户,总人口19829人。 历史沿革
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有着981年的建镇历史。棠阴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九岭十三巷”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 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 棠阴始名“陂坪”。公元1031年,临川人吴竦[sǒng]携妻邹氏来此肇址定居,并亲种甘棠树于西南通道,且祝曰:“汝茂,吾子孙亦茂。”越数年,其树枝繁叶茂,茂然成荫。吴竦又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民心。后人为纪念吴竦,遂改“陂坪”为棠荫(取甘棠树茂然成荫之意)。现改为棠阴。 由于棠阴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宜水,所产夏布产量全省居首,夏布产业的兴旺带来了古棠的繁荣。棠阴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般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巨儒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现保存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有“吴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日字堂、三让遗风、绣花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