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赖河

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的河流
讨赖河,被称为嘉峪关母亲河[1]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中段讨赖掌,出冰沟口流经嘉峪关、酒泉和金塔后汇入黑河,属黑河水系一级支流,是甘肃省嘉峪关市唯一的地表河流,[2]也是嘉峪关市地下水水源补充、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生态绿化的唯一河流水源。[1]
讨赖河的水源来自祁连山[2]源头至冰沟口河长260公里,集水面积6883平方公里,从嘉峪关市西南入境,由东面流出,境内河长40公里,河流来水由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2]经年累月的冲刷,戈壁滩被讨赖河切开了一道深深的峡谷,蔚为壮观。[3]

名称

讨赖河属黑河水系。古代文献中称“呼蚕水”,后因发源于祁连山中的讨赖掌,易名讨赖河。“讨赖”是匈奴语的译音,有译作“陶勒”、“托来”、“讨莱”或“洮[lài]”等名称。又因河水自冰沟口出峡谷后,经酒泉县城北侧流下,人们就称为“北大河”。《旧唐书》称北大河为“多乐水”,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唐以前的突厥、匈奴、月氏语称北大河为“托勒水”,与今日裕固族对该河流称呼相同,意为“有树的地方”,汉文音译为多乐水。
陶保廉(1862-1938):字拙存,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新疆巡抚、陕甘总督陶模之子。1891年陶保廉随父出关路经吐鲁番,1896年又由塞外随侍入关,途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数省,创作《辛卯侍行记》一书,对西北几省的人口、民族、宗教、交通、土地、矿产、环境、防务等都有详细记载,是一部极具史鉴价值的西北地理必读书。《辛卯侍行记》卷五记载:“讨来河(或作滔来、滔赖、洮赉)出肃州东南、清水堡正南二百余里、祁连山南铁里甘达饭西。导源雪峰,万沟竞注,西流成河,经金佛、永安、红山、东洞诸堡。南山之阳,山内平地曰讨来川(或误称陀罗川),北倚祁连,南阻巴拉素岭,东西长二百余里,南北宽五六十里。(旧为徼外隙地,明季国初,青海蒙古间来游牧,道远不常居焉。)汉民住淘金,聚散无恒,渐成盗薮。道光三年,封闭金穴,以其地为肃州镇标马厂。然大山间隔,不便往牧,仍为旷土,而金矿之禁,亦有名无实。询诸猎人云:从金佛寺入山,坎坷逼仄,约五日程至讨来川。豁然开朗,水草丰茂,原从未耕犁,故泥土粘固。汇流澄澈,多鳞莫渔,举杆可戳。野牛出饮,群以千计。弥望沃野,胜于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