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

一种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木偶戏,在古代又称“傀儡戏”,是指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2]
木偶戏是一种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人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表演时演员在木偶一边操纵木偶使其做出一系列动作,一边演唱,并且辅以音乐伴奏,具有“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的戏剧特征。依据不同的木偶形体以及操纵技术,一般将木偶戏分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布袋木偶等主要类型[3]。一般认为木偶戏的历史发展“源于汉,兴于唐”。汉代人偶艺术得到初步发展,唐宋时期的木偶则在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逐渐日益走向成熟。清代木偶戏发展迎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分支出众多流派[2]。但在民国时期,木偶戏受诸多因素影响逐渐走向衰落。而现代木偶戏也面临着许多传承与保护的问题。[4][5]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入选的地方流派有郃阳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辽西木偶戏[2][6][7][8]

历史沿革

汉唐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