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麸

药物
小麦麸(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属于禾本科小麦属的一种植物,是小麦经过磨粉过程后筛余下来的种皮。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其主要功效包括除热、止渴、收敛汗水、消除水肿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虚汗盗汗泄泻糖尿病、口腔炎症、热疮、骨折、风湿性关节疼痛以及脚气病[1]

形态特征

小麦麸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度一般在60-100厘米之间。植株直立,通常有6-9个节。叶鞘光滑,长度通常比节间的距离短;叶舌薄而小;叶片呈扁平的长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8-14毫米,顶端逐渐变尖,基部呈方形。穗状花序直立,长3-10厘米;小穗两侧扁平,长约12毫米,在穗轴上并排或接近并排,每个小穗含有3-9朵花,只有底部的花朵会结成果实。小穗节间大约1毫米;颖片短且坚硬,第一颖片比第二颖片更宽,两者的背部都有锋利的脊线,有时会形成芒刺,具有6-9条纵向脉络,外稃膜质,轻微开裂成三个齿状,中间的齿常常延伸成芒刺,背面有5-9条脉络,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脊上有鳞片状的窄翅,翅缘覆盖细毛;雄蕊3枚,花药长1.5-2毫米,丁字形附着,花丝细长,子房呈卵形。颖果呈矩圆形或近似卵形,长约6毫米,颜色浅褐。花期在4月至5月,果期则在5月至6月[2]

生长环境及分布范围

小麦麸生长于中国各地,适应性较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