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哥

元朝时期宰相
桑哥(?~291年),别名桑葛,出生于多麦(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一带地区,具体出生地方及生年不详。元代中央政府宰相,政治家。[1][2][3]
桑哥是胆巴国师弟子,通多门语言,曾任西番译史,得帝师八思巴赏识,入京后为世祖所用,任总制院官员。仕途上,他凭至元十三年率藏兵平叛西藏之乱,愈发受宠;后续推荐卢世荣,自己也一路高升,至元二十四年当上尚书右丞相,大权在握。主政时,桑哥更定钞法、钩考钱谷、大增赋税,还设机构促海运、浚运河。可掌权后,他卖官鬻爵、纲纪崩坏,至元二十八年遭王公弹劾,下狱被诛,同党也一并受惩。[2][3]

出身

桑哥(Sengge,源于梵文藏语名,意为狮子,?—1291),又译作桑葛,《史集》记载为畏兀儿人,藏文《汉藏史集》称他“出身于噶玛洛(bKa-ma-log)部落”,也就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代(755—797)派驻脱思麻地区(mdo-smad,今青海东部、甘肃东南部和四川西北部)、后来一直留居当地的吐善军队的后裔。《元史》本传说他是胆巴国师的弟子,“能通诸国语言,故尝为西番译史”(即藏语译员);据元人虞集记载,他“本大浮图师之译者”。《汉藏史集》的记载更详,说他通蒙古、汉、畏兀儿、藏等多种语言,在脱思麻地区汉藏交界之地拜见了帝师八思巴,愿为上师效力,八思巴将他收为译史。汉、藏文史料相印证,说明他出身于藏族噶玛洛部落的记载是可信的。

仕途